中國世遺33處 躋身全球三甲
身為華人 看到這樣的新聞 相當感興趣 也希望自己可以去看看 :) -- [2007-05-31] 中國世遺33處 躋身全球三甲 繼去年7月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和河南殷墟成功申請世界遺產後,上週五(5月25日),這兩 地的世界遺產證書頒發儀式在北京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班德林出席 儀式並向四川、河南兩省頒發了世界遺產證書。有聯合國負責世界遺產項目的官員透露, 中國的世界遺產已有33處,在全球處於第三位。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和河南殷墟於2006年7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 會議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票通過。這次列入世界遺產 的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位於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之間的邛崍山脈,包括成都、雅安、甘孜、 阿壩四市的12個縣市,涵蓋了7個自然保護區和9個風景名勝區,面積達924,500公頃,是 目前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也是圈養大熊貓的最重要的繁養基地。安陽殷 墟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 遺產類型分三類 在這33處世界遺產地中,有23處世界文化遺產、5處世界自然遺產以及5處文化與自然雙 遺產。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田小剛介紹,今年中國廣東開平碉樓和「 中國南方喀斯特」正在申報世界遺產。 中國三大類33處世遺一覽 來源:中國青年報 第一類:文化遺產 明清故宮 (北京,1987年入選) 又稱「紫禁城」,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稱為「殿宇之海」,堪稱無 與倫比的傑作,是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頤和園 (北京,1998年入選)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50年),規模宏大,為皇家園林。光緒年間成為離宮。被評為中國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傑作。 長城 (1987年入選) 始建於春秋戰國,東起鴨綠江邊的虎山長城,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在幾百 年前就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天壇 (北京,1998年入選) 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無論在整體 佈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係,而這一關係在中國古代宇宙觀中佔據著 核心位置。 承德避暑山莊 (河北,1994年入選) 修建於1703年到1792年,將建築風格各異的廟宇和皇家園林同周圍的湖泊、牧場和森林 巧妙地融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