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大人,四大科很危險!小的走先


經典文章:"老師大人,四大科很危險!小的走先"
為什麼都沒有看到馬英九蘇貞昌甚至是蔡英文的回應呢?


本來手機好一陣子不再被媒體記者的來電打到沒電,怎麼昨天開刀開到晚上,居然有三家電視台輪番來電,大概是因為某人開的課選修人數過少,然後又要扯到我頭上,最好是跟我有關啦!總之,今天早上用餐的時候,母親跟我提到新聞報導有病人告胡瑞恆醫師,嗯,我今天很忙,請記者不要打給我,我想說的都在這裡。

    沒有看過病歷,不能評論,不過我們就把新聞裡面得到的資訊拿出來談吧。某人一直在做健康檢查,連續幾年都看到有息肉,因此跟醫師討論,最後決定切除,然後切下來的膽囊沒有息肉,所以決定告主刀的醫師。這樣的認知有錯嗎?如果事實經過不是如此,那就不用討論了。
    看完這段故事,只能感嘆「人心不古」啊!以前開刀,開完跟病人說是良性的,病人就鬆了一口氣「謝天謝地」,現在呢?「居然是良性的?告死你!」哈哈哈,你問我為什麼不想當外科醫師?我反到要問你誰願意當外科醫師!

    醫療常規上面,膽囊疾病的診斷本來就是腹部超音波最敏感有效,只有在腹部超音波懷疑是惡性的情況下,需要接受其他檢查來確認是否有轉移的可能。既然可以「發現好幾年」都沒有處理,可見一開始就認為是良性的,本來就可以不用開刀。不過我們可以想像病人在門診追問醫師的畫面--「那個膽囊息肉有沒有變大」、「會不會是惡性的」、「不開刀一直追蹤可以嗎,會不會有一天轉移出去」......自己想想看,如果醫師說你膽囊長一個息肉,你會不會有這些疑問。而膽囊息肉的外科適應症裡面,本來就有一項是「病人意願」,如果病人有膽囊息肉而同時表達希望切除膽囊的強烈要求,醫師把膽囊拿掉是合情合理的,不然為了一個息肉要一直門診追蹤,整天疑神疑鬼會不會是惡性的,這很累耶!

    手術前一定會說明手術風險,如果病人是高知識份子說明會更清楚,有些特殊行業,像是記者、法官、律師、醫師等等常常說明的內容等於是在跟醫學生上課一樣,原因不用多做解釋吧。我當總醫師的時候,術前說明一定會提到術後腹瀉的可能,當然,有的人拉兩個禮拜就沒事了,有的人會拉一兩個月,不過人的身體會自動適應環境,我沒碰過拉肚子超過半年的病人,或許是我經驗太少啦,你要問我可不可能拉一輩子,我還真沒辦法說不可能,因為醫療是這樣的一門學問,如果醫療的不確定性不存在,我們找電腦機器人看診就好啦。

    「僅憑健檢報告就動刀,病人認為太離譜」,如果說健檢報告不能當做臨床依據,那我們還做什麼健康檢查?每次在門診的時候碰到病人說在某家醫院做電腦斷層發現有腫瘤,建議開刀,就跑來我們醫院「希望接受更完整的檢查」,醫療資源的浪費是醫師的錯嗎?這些逛醫院的病人怎麼沒人管啊!別的醫院的電腦斷層是瑕疵品嗎?都做過電腦斷層了,還想來再做一次,幹什麼?如果結果相同,你浪費醫療資源,健保核刪又扣不到你的錢,如果結果不同,下一步呢?再做一次?

    之前某個產科新聞,產前檢查都沒發現畸型,結果生出的小孩有異常,病人家屬當然告醫師啦。問題是目前醫界沒有一項產前檢查對疾病的偵測率是百分之百的,既然檢查的偽陰性機率不為零,就是說「報告正常實際異常」的狀況一定會有機會發生,那醫師就一定要來承擔目前科技的不完美嗎?為何不是去告超音波的儀器公司啊?

    新聞裡面有這麼一段文字:「連懂法律的人都遭此對待,絕對告到底。」我只能說,連高知識份子都是這種態度,連這麼好的老師都會遭此事端,我真的不知道我有什麼理由要繼續當外科醫師啊!

    你想問我胡醫師是不是好醫師嗎?這麼說好了,如果有一天我得了肝癌或是膽囊癌,而胡醫師願意幫我動刀的話,手術前一晚我會睡的很安穩。

    超級好笑的,當我準備離開外科的時候,我發現我不需要再跟別人解釋了,只要把最近的新聞標題唸一遍,大家都很能體會我的感覺了XD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高中試題

中英對照讀新聞

英文履歷撰寫及英語面試技巧

Nobody 英文歌詞

Bad Day 英文歌詞翻譯

百家爭鳴的中文輸入法

Chinese 為甚麼要用ese?

網路用語 英文縮寫篇

郭語錄-逆境篇